当代资讯

“荨回快乐,瑞启新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前沿诊疗论坛在进博会举办

来源:诺华中国

上海2025年11月6日 美通社 -- 2025年11月6日,“荨回快乐,瑞启新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前沿诊疗论坛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诺华公司展台成功举办。皮肤科领域专家、基金会领导和诺华公司代表齐聚一堂,围绕CSU的诊疗现状、患者痛点以及新药研发进展等话题展开深度讨论,旨在提升公众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探讨创新靶向肥大细胞疗法对CSU治疗的获益,助力患者“荨回快乐”,自在生活。

活动嘉宾合影
活动嘉宾合影

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表示:“进博会不仅是展示全球创新的舞台,更是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能够让全球医疗创新成果被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所知晓和了解。免疫治疗领域是诺华四大核心治疗领域之一。通过与医生和患者的交流,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CSU患者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不仅仅在于控制症状的反复发作,更重要的是对于更自在、更自信、更美的生活的渴望,促进共同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方案。”

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
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

打破治疗瓶颈,展望前沿进展

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得过荨麻疹【1】,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2】。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瘙痒或血管性水肿(或以上症状同时存在)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超过6周。CSU是慢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类型,我国有超过1,000万患者,且高发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3】,【4】,【5】

CSU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表面上的风团、瘙痒或血管性水肿,还有容易被忽视的共病,约35%的患者伴发慢性诱导性荨麻疹【6】,【7】,28%的患者至少患有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等)【8】,24%的患者至少患过一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9】,还有31%患者患有一种精神性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等)【10】,【11】

“大部分CSU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无明确诱因、易反复且累及全身,因此需要通过长期、系统性、规范化的治疗来管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所长赵作涛教授指出,“CSU疾病机制背后是多重通路的共同作用,远非组胺单一通路所能概括。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对疾病病理的理解,CSU治疗领域进展喜人,已由传统方案转向精准靶向阶段,口服用药选择也已更多样化。以生物制剂和BTK抑制剂为代表的创新疗法,能够直接作用于上游免疫信号通路,从而有效抑制组胺等致痒介质的释放,为患者症状控制和全病程管理提供支撑。”

圆桌讨论环节合影
圆桌讨论环节合影

聚焦多维需求,助力“荨回快乐”

医学人文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关怀,在满足患者基本治疗需求之外,还需兼顾患者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社会功能与个人尊严等“进阶”需求。CSU对患者外貌、外露部位的影响和不适感易引发焦虑、尴尬和社交回避,这一挑战在年轻女性和职场群体中尤为明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沈燕芸教授强调:“CSU的一大问题在于‘不可预测’。它像突然袭来的风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反复出现的风团和剧烈的瘙痒不仅扰乱生活节奏,由此带来的失眠、焦虑更让许多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工作、社交、学习等都可以产生负面影响。患者对于治疗的需求集中在‘快‘和‘稳’两个方面,在快速缓解症状之外,又期待长期稳定、减少反复、用药安全。无论患者还是医生都亟需更完备的药物策略拓展现有的治疗选择,兼顾患者的双重治疗诉求,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无荨人生‘。”

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皮肤与免疫公益专项基金执行秘书长吴泓燕表示:“基金会于去年10月成立了国内首个荨麻疹患者组织‘荨梦乐园’,使患者从信息与情感的‘孤岛‘走向有序的共同体。以标准化科普、同伴互助、医患对话等丰富形式赋能患者,鼓励他们积极分享疾病管理经验,建立治疗信心。我们希望通过与医患和企业携手,让CSU患者从被动的治疗接受者,转变为治疗的共同决策者,通过提供充分的治疗选择与专业指导,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1】 赵作涛,等.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35(4)17.

【2】 陈丹彤.女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危险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22.

【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2)1041-1049.

【4】 Zhong H, et al. 2014 Mar;69(3):359-64.

【5】 Fricke J, et al. 2020 Feb;75(2):423-432.

【6】 Zuberbier T, et al. Allergy. 2022 Mar;77(3):734-766.7.Kovalkova E, et al.

【7】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24 Feb;12(2):482-490.el.

【8】 Papapostolou N, et al. Front Allergy. 2022 Nov 17:3:1008145.

【9】 熊庆.199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临床特点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

【10】 Memet B, et al. Front Psychiatry. 2021 May 26:12:667978.

【11】 Konstantinou GN, et al. Clin Transl Allergy. 2019 Aug 23:9:4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