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讯

科幻前沿技术发展论坛召开 十余名科幻大咖畅议科幻创意赋能科技创新

admini

导语

​  展望遥远未来,新一代太空交通系统会如何构成?如果“数字生命”成真,这一技术将如何影响人类的身份认同,数字世界中人际关系会如何演变?现实中的未来可能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科幻思潮总会为科技发展提供无限可能。那么下一个,会是什么呢?

  4月28日,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科幻前沿技术发展论坛在石景山区首钢园召开。

  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石景山区人民政府、首钢集团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通力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石景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北辰京西科幻(北京)会展有限公司,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特别支持。

  论坛汇集科幻创作者、科技前沿领域知名学者、青年领军创业者,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航空航天、新型材料等未来发展方向,结合产业领域专家视角,充分探讨科幻创意如何助力科技前沿技术发展。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董齐超开场致辞。他在致辞中提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科幻产业坚持探索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实施科技创新、跨界融合战略,科幻前沿技术实现快速发展,在人工智能、光学与视觉技术、数字创作等多个科幻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持续加强对科幻前沿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引导,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促进科幻前沿技术领域更具战略性、引领性的创新突破。

两场重大发布
聚焦石景山区科幻产业发展

  活动中,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文化发布石景山区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发布中提到,石景山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助力区域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石景山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其中数字经济占比超过51%。自2020年中国科协和北京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石景山区始终坚持以中国科幻大会为媒,全力构建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科幻企业集群成势。下一步,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科技与科幻融合互促、创新协同的产业生态,到2025年底,在科幻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构建、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形成新的突破,建设更高水平的创作交流和产品开发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产业引领力和经济带动力的科幻产业集聚区。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尚发布首钢园科幻产业发展情况。2020年中国科幻大会上,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2021年中国科幻大会发布了多项举措。在此背景下,市、区、企高效合作,同频共振,共同促进科幻产业蓬勃发展。首钢园区现已成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承接地和科幻产业创新展示的重要窗口。截止目前已经124家企业入驻科幻产业集聚区,其中科幻企业占比90%,上市公司3家,国高新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首钢园区将通过构建 “一体四翼六维”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产业赋能+特色协同”的企业服务体系,努力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科幻应用场景和载体资源。

大咖云集——用科幻视野解读前沿科技

  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外前沿科技领域知名学者,为到场嘉宾送上精彩的主旨报告,用深沉的科技积累解读科幻思想,为科幻产业夯实科技基础。本次活动共设置4场分会,每场分会包含主旨报告和圆桌讨论环节。围绕不同主题,与会嘉宾进行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共同为科幻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分会一:科幻前沿技术国际合作——展望人类大同

  中亚人工智能协会主席、前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前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表示,科幻小说在引导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鼓励科学、商业和政策领域打破学科和行业之间的壁垒,从而创造出一个成熟的合作环境。同时,科幻小说通过激发创造力,预测未来趋势,推广新思想,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推动力量,并促进国际合作。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项目主任,南方科技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员三丰为到场嘉宾介绍了科技赋能科幻文化产业创新的现状与趋势。他提到,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先锋产业,科幻产业对科技创新有着天然强烈的需求,科幻内容和科幻IP成为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中首选的赋能对象。

  分会二:前沿空间技术——奔赴星辰大海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宇航学会航医工专委会主任委员邓玉林用《人类太空生活指南》这一创意主题,详细的分析了航天领域的热点话题,将人类航天梦的实现、航天医学、微生物防护、航天生物医学技术转化等一一展现在观众眼前。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科幻作家吴季以空间科学与航天技术的新发展为主题,详细解读了航天技术发展。并用航天领域的经典问题作为切入点,延伸到新航天的发展现状。。

  分会三:前沿数字技术——数字永生和人类的未来

  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Artes4.0)主席、比萨圣安娜高等研究学院全职教授安东尼奥·弗里索利受邀进行分享,安东尼奥列举了自己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实例。在分享中,安东尼奥提到,我们惊喜的看到中国拥有国际领先的机器人市场,在这上面的投入和研究证明了机器人市场的潜力和未来。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委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元卓,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突出表现,分析了当下几款热门的人工智能产品的优缺点,并提到科技发展会带来无限可能,他始终相信,科技向善,文明才会向前。

  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则用了一种更为大胆的表述方式,在他的分享中,田丰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当作一种新物种,他提出AI2.0上半场是“知识工程”,下半场则是“工业革命”。田丰举例分析了当前市场各类智能机器人的特点,并表示智能机器人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一种“新智”生产力。而人工智能将成为地球文明奔向星辰大海的“船票”。

  分会四:科幻作品与前沿技术——想象未来世界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科幻作家吴岩则发表了自己对科幻产业的思考,他认为虽然目前科幻产业总数值首次破千亿,但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常凯分享了从量子力学到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的发展情况,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磁存储、大数据等产业作为案例,讲述了一些新兴产业是如何在量子力学的指导下创立,并逐渐崭露头角。

  美国斯坦福大学大数据科学家、科幻作家王玮琦,与到场嘉宾和观众分享了关于中国科幻出海的话题。在其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科幻的信心和期待,他提到当前中国科幻仍面临挑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需要提升,但是中国科幻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咖云集畅聊科幻产业发展

  圆桌一:科技奇点与产业新机遇

  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文化科技处(科普处)副处长龙华东的主持下,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三丰与西班牙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西班牙语《三体》译者夏海明和Soft AI创始人兼代表理事,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教授李丙旭一起探讨未来产业的新机遇。围绕科幻对科技的影响,四位嘉宾与主持人畅所欲言,并对未来如何加强科幻前沿技术的国际合作提出自己的想法。

  圆桌二:探索未来空间技术

  圆桌会议第二场,吴季与航天驭星副总裁兼CTO曹梦、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在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的主持下,对未来空间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嘉宾们以空间技术为切入点,对未来太空交通系统进行无限畅想。

  圆桌三:人工智能与数字生命、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

  知名影评人、科幻研究者严蓬(CyberKnight)主持第三场圆桌讨论,安东尼奥·弗里索利、田丰、王元卓与《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兼主编、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名誉主席姚海军,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竞技研究室主任杨越一起坐而论道。探讨数字生命的未来发展。嘉宾们基于自身的职业特点,畅聊自己对数字生命的理解,并对数字生命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圆桌四:《三体》中的未来畅想

  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参与了最后一场圆桌讨论。吴岩、常凯、王玮琦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技成果处处长、纳米领域知名科普作家与学者任红轩参与讨论。作家、编剧、翻译、策展人、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陈楸帆主持圆桌会议。刘慈欣在《三体》构想了多种未来科技和科幻畅想,以三体为模板,嘉宾们进行了讨论,畅聊了这些技术的可能性,并对科幻未来与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畅想。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更多的科幻想象将成为现实。本次科幻前沿技术发展论坛为业内专家、学者与科幻从业者们提供了跨界交流的平台,聚焦科幻与科技融合发展,探讨科幻创意赋能科技创新的路径与策略,激发科技创新灵感,梳理前沿技术发展思路,为促进科幻创意与前沿技术融合,推动首都科幻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献策献力。

 

标签: